服务查询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名称: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类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认定部门:教育部 认定时间:2003年10月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所属功能平台:新材料领域平台
所属领域:新材料 负责人:彭练矛

服务特色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10月,其核心任务是研究纳米器件表现出的奇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探索纳米尺度的材料和工艺,为进一步发展基于新的工作原理的、更小、更快、功能更强大的集成芯片做准备。 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基本为有重大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发展与微电子工艺可能结合的纳米加工技术;探索新型纳电子材料;新型纳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量子调控手段;研究新型纳电子器件可能的集成方式及相应的信号提取和处理方式;增强纳米元器件的功能,发展集纳电子、光电子和传感功能为一体的纳米器件;发展纳米表征和测量方法。

科研队伍和骨干专家 
1.科研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28名,除两名化学系教授外,其余由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物理电子学研究所人员组成。固定人员中含教授 10 名、副教授或副研究员12名。 其中年龄在 45 岁以下者占 85% 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者 95% 以上;教授和副教授中 80% 以上具有在国外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 学术骨干中有一名长江特聘教授、一名**计划特聘教授、三名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和五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实验室成员在近20个重要学术机构中任职。
2. 骨干专家
  彭练矛,博士学位,博士后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系主任;教育部纳米器件物理和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纳米电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器件物理,纳米集成电路的实现和系统集成;纳米器件在化学、生物传感及能源方面的应用。

科研成果   

目前,实验室成员承担着超过30项国家研究项目,其中有重大或重点项目3项,863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和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2001年纳米碳管工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选入“纳米研究取得最新成果”,评为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第一条; “亚纳米碳管的稳定性研究”被选为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七条。2004年“电子显微学基础和纳米结构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度彭练矛,陈清等人的"定量电子显微学方法与氧化钛纳米结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代表仪器设备

名称1: 单双面紫外光刻
原值(万元) 49
厂商及型号: 2000SA
主要性能参数: 曝光波长:uv400;曝光面积:大于或等于100mm(4英寸);分辨率:0.8μm;套刻精度:优于±0.6μm(单面)±3μm(双面);光强均匀度:100mm直径内优于±4%;掩膜相对于样片运动行程的范围大于或等于:X±5mm,γ±5mm,θ±5度
功能用途: 对样品单面曝光、双面曝光和高精度套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智造创新中心四层4105室
运营维护:北京北达燕园科学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0064028     E-mail:4000064028@labpku.com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办公室(京ICP备13033477号-1) 技术支持:讯搜易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