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查询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名称: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类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认定部门:科技部 认定时间:2010年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所属功能平台:能源环保领域平台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负责人:叶沿林

服务特色

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性核束物理、强子物理 、先进粒子加速器技术、核技术应用。这四个方向均是核物理与核技术的主流方向,也是北京大学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优势学科方向,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多年来已经形成有机整体。实验室所依托的“粒子物理和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和“理论物理”三个学科均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北京大学学科众多、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基于核科学与技术、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基础性研究基地,针对学 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相关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核物理与核技术方面的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创新性高水平研究,获 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基础物理、核科学与技术、以及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1.科研队伍
  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核技术学科可以追溯到1955年建立的我国高校中的第一个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为北大物理研究室),数十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五千多名高级人才,在历届毕业生中已产生了11位两院院士。1990年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正式成立,后更名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最近升级为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正式运行。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理论物理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骨干科研力量组成。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5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
2.骨干专家
  方守贤,院士。1955年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加速器理论研究及设计。
沈文庆,教授。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市科协主席,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实验核物理学。

科研成果

【主要成果名称、简介和主要用途】
  1.5GHZ铌腔射频超导实验研究、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的建立及14C测年与示踪研究
【应用领域】超导材料
【产业化情况】不详
【专利情况】
  大晶粒铌材超导腔及其制造方法(ZL200510115793.2) 超导腔的干式处理方法(ZL200510082813)Si基膜纳米孔道及其制备方法(ZL200510130743.1)一种加速器质谱装置及加速器质谱14C测量方法(ZL200510086258.9)。

代表仪器设备

 

名称1: 4.5MV静电加速器
原值(万元) 51.78
厂商及型号: 4.5MV
主要性能参数: PU4500SSEA 1.端电压 VT=4.5MV。2.可加速质子、氘、碳至氩等离子。3.能量稳定度:<=1×10-3
功能用途: 科研,社会服务

名称2: 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
原值(万元) 
厂商及型号: EN-18
主要性能参数: 端电压器6.5MV,目前已达到5.5MV(载束实验)可加速质子C,O,F,Ce,Br等多种粒子
功能用途: 教学科研及对社会服务

 

名称3: 碳14测量加速器质谱仪
原值(万元) 1100
厂商及型号: 1.5SDH-1
主要性能参数: 测量精度高于0.4%,相当于年代测量误差正负30年,测量本底低于4×10-16。加速器最高端电压达到0.6MV,高压稳定度小于1kV
功能用途: 教学科研及对社会开放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智造创新中心四层4105室
运营维护:北京北达燕园科学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0064028     E-mail:4000064028@labpku.com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办公室(京ICP备13033477号-1) 技术支持:讯搜易晟